冰箱里的凍肉,原來只能放這么久!出現這種情況最好不要吃,傷腸胃還損壞健康
時間: 2022-03-07 作者: 點擊1379次
吃不完的肉,放冰箱?
許多人家里,都喜歡這樣干…
把肉凍在冰箱
可久而久之
這些肉就變成了“僵尸肉”
它們已經超過了安全食用期
最好丟掉
圖片來源于網絡
肉品專家表示
不同類型的肉冷凍保存時間不同
▼
▼
▼
紅肉類
豬、牛、羊肉
10-12個月
其中牛肉性質比豬、羊肉穩定,
瘦肉比肥肉保存時間長一些
禽肉類
雞、鴨、鵝、鴿肉等
8-10個月
比紅肉類稍短
海鮮、河鮮類
包括魚、蝦、鱉、貝類等
4個月內
保質期比畜禽肉類更短一些,
一般能達半年左右,最好在4個月內食用
速凍主食
餃子、包子、湯圓、餛飩等
最好能在一兩個月內吃完
根據《冷庫管理規范(試行)》的規定:肉類在-18℃條件下,保質儲存期為10-12個月。但由于對肉類的處理方式和冷凍條件的不同,冷凍肉的保質儲存期有很大的區別。因此建議鮮肉冷凍最好別超過1個月,最大限度是3個月。更何況,家用冰箱一般達不到冷庫的冷凍溫度和效果,凍肉長時間放在冷凍柜中仍會慢慢變質,建議大家買回家的凍肉最好在一周內吃完。
當然,辨別僵尸肉的能力也是要的,否則一不小心吃到,就有可能會進醫院了。
1、看顏色
合格的豬肉顏色粉粉嫩嫩,表面是很細膩的豬肉紋理,肥肉部分潔白有光澤。如果它的顏色變暗變淺,或者是脂肪部位變黃,那么就有可能是變質了。
2、聞氣味
合格的豬肉氣味純正,過期的冷凍肉一聞就會有異味,這是很容易分辨的。
3、按壓
如果是肉質好的,解凍后按壓肉塊,凹陷處會自動彈起;如果冷凍過期的肉,按壓則不會有反應,因為它的細胞組織已經受到了損壞。
4、摸
冷凍肉拿出來,解凍后,摸摸肉塊,如果黏黏的,則是壞了的,不宜再吃。
別以為“僵尸肉”只是口感不好、營養值下降,其實它還有很多危害。
1、易引發食物中毒
久凍肉解凍時,溫度回升加之被破壞的組織細胞滲出了大量的蛋白質和水分,肉便成了滋養細菌的天堂。細菌會分解肉中的蛋白質、脂肪,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小分子物質分解產物。
如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小分子胺類物質,脂肪氧化產生的醛類、酮類、過氧化物等。人食用后很有可能食物中毒,出現嘔吐、惡心、拉肚子等癥狀。
2、加速衰老
冷凍雖然能阻止細菌的繁殖,防止變質,但不能完全阻止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。當肉被氧化之后,久而久之顏色就會變得暗紅,肥肉的脂肪也開始發黃,味道也變腥了。如果吃了這種肉,肉里面的脂肪氧化產物會加速人體的衰老。
3、免疫力下降
肉被凍住之后,里面的微生物和細菌以及寄生蟲依舊在里面,會慢慢產生毒素滲入肉當中。當肉化凍的時候,這些微生物、細菌以及寄生蟲會變得很活躍,肉的腐敗變質也非???。長期食用會降低人體免疫力。
那么,我們該如何科學冷凍食品呢?
1、洗凈冷凍
家禽、海鮮、河鮮應掏凈內臟、里外洗凈再冷凍。其他食品和肉類在冷凍前也需仔細清洗,除去表面的細菌。
2、分類冷凍
所有食品在放入冷凍室前,都應分成一次食用的分量,用保鮮袋或保鮮膜仔細包裝,以防止水分損失。
3、貼上標簽
最好在外包裝貼上標有日期和名稱的標簽,便于以后取用。
4、保證低溫
保證足夠低溫,冰箱的冷凍室溫度最好能達到零下18℃以下。另外注意解凍后食品最好不要再次冷凍。鮮肉冷凍最好別超過1個月。
不說了
回家清理冰箱去了
畢竟過完年剩下的肉都還在